漂浮式离心曝气机实现曝气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,以下是对其实现机制的详细阐述:
一、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
漂浮式离心曝气机通常基于潜水曝气机进行改进,增设浮圈组件以实现浮动式安装。该设备采用直联式结构,通过叶轮的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,推动水流的同时在混气室形成负压区。空气通过浮圈上端的进气管被吸入后,与水体在混合盘处进行强制剪切,形成微气泡,这些微气泡随后导流罩呈螺旋状排出。
二、曝气的实现方式
1.微气泡生成技术:
-漂浮式离心曝气机利用微气泡生成技术,将气体通过喷射或多孔材料扩散到水中,形成直径较小的气泡。这些微气泡能增加气液接触面积,提高氧气传输效率。
2.智能控制系统:
-通过内置的智能控制系统,漂浮式离心曝气机可以实时监测溶解氧、水量、气量等关键参数,并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鼓风机或阀门的开度,以控制曝气量。这种系统可以基于前馈+模型+反馈的多参数控制模式,确保曝气量始终接近理论需求值。
3.优化曝气策略:
-根据污水处理系统的特性和运行条件,建立适合的活性污泥数学模型,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参数辨识。基于建立的数学模型,设计合适的控制策略(如反馈控制、前馈控制、模型预测控制等),以实现对溶解氧浓度的控制。
4.分区域曝气控制:
-在好氧池中划分不同的区域,每个区域根据微生物和废水特性设定不同的DO浓度目标。通过分区域的气体供给和曝气方式,满足不同区域的控制需求,提高曝气效率和出水水质。
三、技术特点与优势
-稳定控制:漂浮式离心曝气机能够稳定地控制生物池中的溶解氧浓度,提高生化处理效率和达标率。
-节能降耗:通过曝气技术,避免了传统曝气方式中因过量曝气而造成的能源浪费。
-易于维护:浮动式安装使得设备在维护时更加便捷,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。
-可扩展性:智能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,可以根据污水处理厂的实际需求进行功能升级和扩展。
漂浮式离心曝气机通过微气泡生成技术、智能控制系统、优化曝气策略以及分区域曝气控制等方式实现了曝气。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曝气效率和出水水质,还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操作成本。